Quantcast
Channel: 自由 安康 乐活 财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90

USTT测试一个月小结与评估指标初探

$
0
0
USTT实践测试从9.18开始,截止今日刚好一个月时间。

总共实施了17次完整的USTT交易,盈利15次,亏损两次,一次触发QSTL,给总资产带来的收益近20%。

仅有的两次亏损额度都非常小,如果当时采用TDL2策略(为此引入了USTT亏损状态下的延时机制I),那么就不会出现亏损。

不过如此高的成功率实在因为中小创本身近期走势很强,所以本月针对USTT测试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毕竟USTT的目的和适用是针对极度弱势行情的,而不是局部强势行情。
所以,针对成功率的测试还得继续进行,而且应该选择在行情最弱的时候予以实施并统计。

两次最失败的USTT交易反而都是盈利的交易,一次是强哥,卖晚了,导致利润缩水不少,带来的是对QSTF规则的进一步完善。
另一次是针对沃尔核材,是大大地卖早了,因为实在没有预计到核电之风会吹这么久,为此引入了TDL1(USTT盈利状态下的延时机制I)机制。

引入USTT延时机制I和II是为了确保整体弹性的前提下能够尽量减少不可避免的错误导致的损失(要么卖早了,要么卖晚了),当然对于QSTX准则是没有弹性可言的。

USTT评估指标之一:B/C级占比
同时,在17次USTT交易中,达到C级的只有4次(A/B级为0),剩下的13次均属于D级(E级为0)。
显然这是不太理想的,根源是前期将标准交易时间区间定义为5天,而且刚好买在很多股票起涨前的盘整阶段,还是有点短,现在延长到10天。
后期任务是需要研究如何提高B/C级占比,当然这也符合交易质量比交易数量更重要的思路。

USTT评估指标之二:PPD
同时,引入了一个新的评估指标PPD,即每个交易日平均盈利额度 = USTT盈利/USTT所耗费的交易日数目。
用PPD显然比USTT盈利这个指标更高反映出USTT交易的质量。
比如交易A用10个交易日盈利40万,PPD = 4万;交易B用5个交易日盈利25万,PPD = 5万。
这样用PPD评估就不会认为交易A质量的比B还要高,尽管其获利更多一些,但A却付出了更多的宝贵资本——时间!!!
那么评估USTT系统就可以采用平均PPD

USTT评估指标之三:QSTL/QSTE(快速止损、快速纠错)次数
尽量不要执行QSTL/QSTE!
显然这个数字越小越好,最好为零!

至此,将USTT跟以前的INV/SPC联合起来,整个投资、投机和交易系统(简称IST系统)就涵盖了各种时间区间。
即我的宏观策略为IST: IST = INV + SPC + USTT

1>USTT (标准USTT交易): 1~ 10 个交易日,用于极度弱势行情。
2>USTT/TDLx (USTT延时机制)和SPC(投机) : 10 ~ 30个交易日,用于弱势或局部强势行情。
3>INV(投资): 30 ~ X 个交易日,用于牛市。

shannon
Oct 18th, 2015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9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