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自由 安康 乐活 财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90

[转载]中国男人走红:中国丈夫与俄罗斯妻子天生绝配

$
0
0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的跨国婚姻多以女性外嫁为主。不过,如今不少国家,特别是新加坡、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邻国却出现“中国丈夫”走俏的趋势。

 

  多国社会学者认为,中国的开放以及经济迅速崛起,使中国人去国外留学或移民的越来越多,许多国家特别是邻国企业将业务转向中国市场,而且中国专业人才数量呈上升趋势,因此外国女性通过工作、学习、旅游等各种场合与中国男性相恋结婚“并不让人惊讶”。

 

  新加坡女性青睐中国男人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近日报道称,新加坡的一些女性如今热衷于找“中国丈夫”。报道分析称,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阶级和专业人才来到新加坡,是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报道援引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的统计数据称,新加坡女性与“中国丈夫”所生孩子数量占新加坡总出生人口的比重正逐年上升:2012年这一数字为306,占总出生人口的0.7%;而2000年,这组数据仅为64及0.1%。

 

  目前在新加坡的中国移民有数十万人,其中包括获得永久居留权及公民身份的人。2010年新加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所有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中,有33.2万名华裔,占总人数的61.4%。

 

  在新加坡,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中女性数量高于男性,因此很多高素质女性将择偶目标放在自己工作及生活中接触的外国男子上。报道称,拥有大学学历的新加坡女性大都能说普通话,而对于上过大学的中国男性来说,英语交流也不是问题,有适应能力强的人甚至能说新加坡英语。

 

  “中国丈夫+俄罗斯妻子:天生绝配”

 

  近日俄新网发表了一篇长篇报道《中国丈夫+俄罗斯妻子:天生绝配》,文章作者俄新社记者叶连娜·库兹明娜称,该文是为了解开俄中成功跨国婚姻的秘密。

 

  根据相关统计,2004年到2012年间,娶俄罗斯妻子的中国男性人数要比嫁俄罗斯丈夫的中国女性人数多出近一倍,在俄滨海边疆区,这一比例更悬殊,找“中国丈夫”的比娶“中国媳妇”的要多出7倍多。

 

  俄罗斯lari网站题为“你会嫁给中国人吗”的文章引述俄专家的话称,俄中跨国婚姻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俄罗斯女性对物质生活低要求,也远非因俄罗斯男性数量不足,而是俄罗斯女性与中国男性之间深刻的相互理解。

 

  日本女性与“中国丈夫”的婚姻数量直线上升

 

  在日本,中日间的国际婚姻非常普遍,每年都有上万对。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女性嫁给中国男性在日本社会很少,即使有少数,一般也选择随中国丈夫回中国定居,而不是在日本,因为她会受到来自日本社会各方质疑的目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日实力对比也发生变化,中国男性在日本开始变得受欢迎。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统计数据,最近几年,中国女孩嫁到日本的婚姻走向呈波浪形减少的趋势,而找“中国丈夫”的婚姻却直线上升。

 

  日本大阪大学一名社会学教授称,“中国人在日本就职率的高升,让中国人开始不被视为低收入人群,在经济条件上受到日本女性的注目。日本女性选择‘中国丈夫’,不必为家庭放弃自己的职业追求,而且在家庭中会受到更多尊重。此外,日本女性现在流行追求平凡踏实的生活,择偶标准是‘三平’ (指收入平均、长相平凡、性格平稳)。这些都让经济上不错、性格上没有过多大男子主义的中国男性受到青睐。”

 

 俄罗斯成“女儿国” 幸福了谁?

 

    11月11日,被形象地称为光棍节,中国人口目前呈现男多女少的局面,“光棍们”找不到媳妇儿。但是世界上还有不少女性占多数的国家,比如说我们的邻国俄罗斯。二战期间,俄国有2000万男性青壮年为国捐躯,至今对俄人口发展留有余患。俄罗斯女性国民占国民总数的54%,男性占46%。并且俄罗斯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相差悬殊。照此趋势发展下去,俄罗斯终有一天可能变成“女儿国”。

 

    二战苏联损失2000万精壮男子 男女比例失调

 

    1945年初,苏联国内除了担负特殊任务而免服兵役者外,17岁至55岁的身体合格男子都被征入伍。在1.9亿全国人口中,战时共动员了2760万人(内含100万妇女),军队死亡、残废、失踪(不包括后来被找到者)共1600万人,战后剩余军队1136万人。据朱可夫回忆,战争结束时斯大林曾对他叹息说:“很难找到我们哪一个家庭没有丧失亲人!”这也包括最高统帅本人,他的长子雅科夫就死在德军的战俘营中。战争结束时,苏联的成年男子差不多有一半死亡或残废。苏联虽然赢得了战争,却损失了2000万精壮男子。二战导致大量的青壮年男性公民阵亡,这无疑使苏联人口的性别比例,年龄构成出现失调,有资料表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青壮年男性公民死亡严重,造成青壮年男性人口数量和比例急剧下降,导致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失衡状况更加恶化。男性人口的减少,破坏了苏联人口性别的比例关系。

 

    二战苏联的婚姻状况的消极影戏极大,婚育年龄男子数量的绝对减少是战争造成沉重后果之一,导致了人口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的失衡,这就影响到战后许多代人的婚姻。战争中失去的大量青壮年男性人口中,有一定数量的男性已婚,导致了一些女性失去配偶,同时,由于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调,大大消弱了婚姻,家庭的稳定性和长期性,进而导致离婚率上升。二战后,苏联应出嫁的女性数量大幅减少。而苏联战后男性结婚积极性却急剧增长,由于女性人口过剩,使离婚的男性重新组建家庭非常容易。

 

    俄罗斯恐怖死亡率:百年前五十多岁男人说死就死

 

    90年代,随着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动荡,俄罗斯出现了严重的“种群否定”(死亡率超过出生率人口锐减现象)。人口在最近几年呈缩减趋势。在复杂的社会政治局势下,大多数俄罗斯家庭生活下降。40年代初,苏联出生超过35万人,60年代末,年出生人口为180-190万,而到1997-1998年,不到130万。按照俄罗斯专家的意见,从1992年起,俄罗斯已开始出现出生率崩塌、死亡率上升的人口减少时期,对俄罗斯民族的安全提出了严重的威胁。1998年,俄罗斯出生不到130万婴儿,死亡人口却达到199万。2006年上半年,俄罗斯死亡人口为113.1万,比2005年同期减少了5.35万,但新生人口远低于死亡人口数量,上半年新生儿数量为71.54万,比2005年同期减少了6500人。

 

    从1992年起,俄罗斯疾呼所有的人口治标都在急剧恶化。国家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死亡率大于出生率1.5%,人口不是在自然增长,而是自绝对减少。多种指标可以衡量出俄罗斯的“人口危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出生率下降和成人(尤其是男性)死亡率上升。从1992年起死亡人数开始超过出生人数。最惊人的可能是历史比较的结果,俄罗斯的成年男性平均预期寿命已经降到1个世纪以前的水平。1896年-1897年,100个成年男性中预期有56人可以活到60岁。

 

    俄罗斯人口形势相当严峻。在可预见的未来,其严重程度将进一步加深。按俄人口学家的说法,人口形势日益严重的主要表现之一是高死亡率。40年来,高死亡率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俄罗斯。调查显示,在俄罗斯,眼下年满16岁的男孩中,估计只有一小部分能够活到60岁,而在100年前,每100个16岁男孩中,能活到60岁的超过一半。目前,俄男子的平均寿命要比美国人少15年。俄罗斯人搞不懂,他们的健康状况缘何越来越差,药店的生意却日渐兴隆;50多岁的男子说死就死,肺结核病竟然可以四季流行。伴随着经济下滑和社会动荡,某些在苏联时期就早已绝迹的传染病又死灰复燃。

 

    男女比例失衡引俄罗斯政要名流领跑“一夫多妻”

 

    由于战争中丧失了大量的男性青壮年,俄罗斯的男女比例长期以来都处于失衡状态。其结果就是俄罗斯越来越接近女性社会。在俄罗斯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房子全用木头盖,人高马大床很窄,大沿帽子像锅盖,干活全是老太太。由于劳动力尤其是男性缺乏,俄罗斯国内诸如清洁工、邮递员、营业员、看门人等劳动服务性岗位上,多是中老年妇女在从事工作。其他行业中的女性也比其他国家多得多,比如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餐厅酒店的服务人员,几乎都是女性。俄罗斯的女性政坛高官比例在所有国家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俄罗斯男女比例失衡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一夫多妻”。在2002年的全俄人口普查中,声称已经结婚的女性比男性多出6.5万人。这也意味着,至少有好几万男人在同一个以上的女性保持着实际的“婚姻关系”。 2006年俄罗斯车臣共和国总理卡德罗夫又一次鼓吹通过一夫多妻制来提高车臣人口数量。卡德罗夫曾戏说道:“只要能养得起,每个车臣男子都可以拥有4个妻子。”他表示,长年的战争导致车臣人口锐减;车臣不少男性在战场上丧生,导致成千上万的女性年纪轻轻就开始守寡,如果推行一夫多妻制,车臣的人口问题将大大得到改善。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副主席日里诺夫斯基也是上述建议的坚定拥护者,在他看来,与其让俄罗斯被蜂拥而来的外来移民“占领”,不如实施一夫多妻制来增加本国人口。

 

    俄罗斯私底下一夫多妻的情况也事实上存在。很多政要名流早已“身体力行”推动“一夫多妻”制。就拿“右翼力量联盟”领导人、曾经担任过政府第一副总理的鲍里斯·涅姆佐夫为例,他有多个私生子的情况早已是公开的事情了。他名媒正娶的妻子是艾哈迈托娃,在两人仍然保持着夫妻关系的前提下,他还先后与另两个女人有了婚姻之实。虽然一夫多妻制的倡议引来一些人的随声附和,但多数俄罗斯人认为这只是“病急乱投医”的表现。来自车臣的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议员穆萨·乌马罗夫认为,尽管一夫多妻制有可能提高生育率,但并不适合在俄全境推广,因为“虽然不少男性支持这种建议,但是女士们显然并不欢迎它”。

 

    俄罗斯成“女儿国” 幸福了谁?

 

    女多男寡、性别结构失衡是俄罗斯人口的特点。男女性别的比例为1000∶1147,女性比男性整整多1000万。目前俄罗斯女性国民占国民总数的54%,男性占46%。并且俄罗斯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相差悬殊。2009年俄罗斯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62.8岁,女性为74.4岁,相差近12岁。照此趋势发展下去,俄罗斯终有一天可能变成“女儿国”。

 

    对于俄罗斯这种女多男寡的问题,中国的男女比例状况刚好恰恰相反,根据西安交通大学人口所2010年对全国28个省份共计369个行政村的调查,平均每个行政村至少有9个“光棍”,平均年龄达41.4岁。2013年之后,中国每年的适婚男性过剩人口在10%以上,平均每年约有120万男性在婚姻市场上找不到初婚对象。

 

    在美国有一句俗话:“天堂是:美国的工资、俄罗斯的妻子、英国的房子、中国的饮食。"俄罗斯媒体称,全世界都为俄罗斯女人疯狂。俄罗斯女人聪明、娇柔、女人味十足、忠诚而且全身心投入家庭,他们身上贴上了勤劳的标签,无论国家处于危难时刻,还是在和平的日常生活中,俄罗斯女人起着“擎天柱”的作用。那么,俄罗斯美女喜欢嫁什么样的男人呢?俄罗斯有关方面的一项调查显示,俄罗斯美女外嫁的首选对象之一竟是——中国男人。而中国男人若能娶到一位俄罗斯美女,也是很令人羡慕的。【搜狐网】

 

 

 

推荐阅读: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9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