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交易员为何能成功?
是专业技能吗?
是强大的心理素质吗?
是十二分的勤奋吗?
显然基于人的一生好运气和坏运气基本是参半的,所以指望靠好运是不可能成功的。
无论技能、心理素养还是作息时间,这些都是可以进行自我训练的,唯独动机无法训练,也无法强加。
但为何成功的交易员还是那么少呢?伟大的交易员简直就是国宝级人物啦。
经过思考,再思考,我发现应该是一种纯洁的热情(就像儿童喜爱漫画),是对交易本身的热爱,是一种远远超乎挣钱、挣大钱的热爱。
测试标准:
你愿意免费为你崇拜的人或公司效力吗?
记得巴菲特毕业时就想进入他的恩师本的公司工作,哪怕不要工资都愿意。我想当初本拒绝他绝非是对他才能的否认(要知道本给巴菲特A+评分是破了他N年的教学记录的)。
这就是对交易本身的热爱远远超过了金钱本身,所以才会有半夜突然想到某个地方需要优化一下,跳起来修改一下代码,否则就无法入眠。
真的兴趣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假装热爱或仅仅因为存在暴利可能就去交易期货,就有点儿像过去那些我的某些女同事们,仅仅因为IT工资高就选择了这个职业,遗憾的是其实很多女人内心深处并不喜欢这种工作(男人喜欢软件设计更多是处出于真的兴趣!!!)。如果处于如此境地要想成为IT高手还可能吗?
所以,假装喜欢是不可取的。
至于总想着用交易来支付貂皮大衣或者豪宅豪车,那正是交易的大忌,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的。(《股票作手回忆录》中有经典论述)
这在科学界、艺术界和体育竞技界同样适用,比如数学和原子物理等、还有研发制造中国两弹一星的那代人,都是一种纯洁动机,绝非金钱刺激。
要是放在现代人这么世俗,把金钱至于最高位置,我估计到此刻能否造出两弹一星都是个大疑问?!!!
看看现代资本和研究环境比当时好多少倍,但是在CPU、核心芯片、OS内核、数据库引擎、飞机发动机等高精尖方面还是没有实质性突破,而在文学、音乐、演艺界等也没有出什么响当当的大师级人物。因为我们的欲望和干扰太多了,我们已经不纯了,也越来越缺乏应有的耐心。
什么都要快,快餐,快递、连开机速度也要快,结婚也要快,离婚也要快。。。唯一不想快得也许就是——变老!
想一想那些在贫困中度过一生的天才们(居里夫妇、卢梭、贝多芬。。。。)。
我想正是因为没有了金钱贪欲干扰甚至蒙蔽了智慧的双眼,他们才有机会把更多有限而宝贵的精力用在了探究规律或艺术追求本身,从而获得了超乎普通大众高得多的成就。
普通大众之所以碌碌无为过一生的最大根源还是让宝贵的生命消耗在一些琐事或者并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
所以,金钱欲望是科学和艺术探索的拦路虎。
当然,对于金融交易似乎有点悖论感觉,因为金融交易的最终目的是金钱,但是为了成功交易,你又必须扼住金钱欲望本身。
交易的动机要纯正,何为纯正?
就是要把金钱动机置于次要地位,而把交易本身,特别是不断自我修炼心态、不断提高交易质量(交易的艺术境界是无止境的,必然止于盈利与否这种低层次评估,高层次是——优雅地盈利,即绝非是在焦虑中、挣扎中、纠结中甚至冒着破产风险而取得的!),不断深入理解价格运行机制、不断深入理解群体心理现象并作为最核心的研究对象,达到自我心理、自我行为和市场高度和谐统一,进入持续性的良性共生状态。
至于金钱,如果你长期坚持重复做正确的事情,那自然是不需要过于惦记或担忧,那将是必然的副产品和奖赏。
如果这样,哪怕每天进步0.01,假以时日,10年,20年后,其进步也是会超乎自我想象的,其境界也是位于金字塔塔尖部分。
谨记:
诚意正心(严格自律,坚持做正确的事,并享受学习、成长和收货),方可成事。
拜金者必败无疑。(把自己培养成金融艺术家而不是一名“雇佣兵”)
shannon
Jun 5th, 2016